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的终身课题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论述的体会
帅 国 芳
我在平时自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的论述》等有关党性修养方面的理论、观点和思想,使自己获益匪浅。2025年5月7日下午,学校党委组织了一次师生党员培训,离退休党工委的退休党员同志们在丁家桥大礼堂分会场以观看视频方式,参加了师生党员培训,我也参加了本次师生党员培训。我们在分会场收看了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长张忠军同志专门为高校师生所作的培训报告。张忠军教育长的报告花了整整两个小时,从党性的基本含义、党性的新时代要求、党性修养的意义、党性修养的途径等四个方面详细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论述的重要内容。通过原著的学习并听了张忠军教育长的培训报告后,我深刻体会到: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的终身课题,赓续红色血脉是锤炼党性的有效途径。本文就这一观点并结合支部党日活动谈点体会。
党性的基本含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乱世中产生并生存下来,并且由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壮大成为近亿人的执政党,就是靠每一个党员始终加强党性修养,使得每个党员都具有一面旗帜的作用,并具有向上向善的形象去影响着周围的群众,团结着广大群众,带领着亿万群众去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个胜利,才走到今天。这其中党性原则的重要一条就是党员干部必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放到心中最高的位置。在党的百年发展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为全党树立了光辉榜样。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当时我们党和军队的处境极其困难,毛泽东同志为保护党和军队在被国民党围剿时尽量减少损失,他数次冒着被处分和撤职的巨大风险,始终把党和红军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使得“红色种子”能在绝境中留存下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遵守党纪就会更加自觉。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 学到老、修养到老。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 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在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方面,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就是周恩来同志,他一生一心为人民服务,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勤勤恳恳、鞠躬尽瘁,最后还把骨灰撒向祖国山河和大海。我们也不断看到一些反面的典型事例,有的退休党员干部,退休后仍不收敛、不收手,觉得自己退休就是进了保险箱,不注重党性修养,不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发挥余热,而是晚节不保,利用自己原有的权术和余威,继续拉关系捞取钱财,搞权钱交易,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使自己不但无法继续享受养老待遇,还要贻误子孙后代。因此,共产党人必须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 学到老、修养到老。我们退休的党员同志们更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改造世界观作为自己的终身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锤炼党性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始终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切实 以坚强党性取信于民、引领群众。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为了使我们退休的党员同志永葆初心、永担使命,我们第十一支部几年来所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都是以参观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纪念馆和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为主,把赓续红色血脉作为锤炼党性的有效途经,我们的党日活动,使党员同志在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修养方面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救亡斗争中,中华民族付出了伤亡数千万同胞的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纪念抗日战争八十周年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寻觅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学习优秀共产党人的事迹,弘扬抗日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激发当代共产党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磅礴力量,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年4月25日,南京工业大学离退休党工委第六、九、十一支部联合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党日活动。参加活动的党员,其中八十岁以上有五名,年龄最大的是九十一岁的梅镇武老师。
大家参观了高邮抗日战争最后一役(即高邮战役)纪念馆,缅怀为打击日本侵略者而牺牲的英烈,学习先辈们抗日战争革命事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最后一役纪念馆,现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纪念馆为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它也成了日军成建制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投降的历史见证地。该纪念馆现在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进入纪念馆的途中,首先要经过的是一段抗日战争纪念走廊,此走廊的主色调是铁锈红色,它象征着是十四年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数千万同胞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纪念走廊墙上写着:“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奋斗的结果,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英雄气概,汇成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和汪洋大海。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以钢铁意志和模范行动,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45年夏,虽然日本天皇发布了投降诏书,但盘踞各地的日军并没有全部按规定向中国军队缴械,有些仍在负隅顽抗,驻高邮日伪军就是抗拒缴械的一股死硬分子。1945年8月9日,毛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后,全国各地抗日指战员都与日寇展开坚决斗争。高邮战役是在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亲自部署和指挥下发起的。纪念馆用文字、图片、照片、实物、雕塑、模型等详细展示了高邮战役过程。从1945年12月19日晚7点开始,参战部队在南北40公里,东西20公里的战线上发起攻势,迫使日军于26日凌晨缴械投降,最后,日军最高指挥官将天皇赠予的军刀交给了粟裕副司令员,这就标志着战役于1945年12月26日结束。这一战役的胜利,真正代表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透过纪念墙的这段文字,和纪念馆的文字、图片、照片、实物、雕塑、模型等让我们每位参观者,无不震撼自己的心灵并留下深深的思索,中国共产党当时不但不是执政党,而且还常常被国民党迫害杀戮,在抗日战争的十四年间,党的队伍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来越壮大,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以钢铁意志和模范行动影响了亿万人民,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钢铁意志和模范行动就是每个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的具体体现。前辈们的模范作用教育着我们,先辈们的党性修养的表现激励着我们,我们退休的党员同志要时刻不忘十四年抗日战争历史,要不断学习革命先烈的事迹,弘扬革命先烈抗日救国精神,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在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在美西方百般阻挠我国崛起进程的形势下,让有九千多万党员组成的执政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汇聚力量,锚定目标,最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就是要不断加强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我们要牢记共产党人民族复兴重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锤炼党性、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和学校的事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并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